“妈妈,我不想上学了!” 当这句话从高一的女儿嘴里说出,我整个人都蒙了。 想起以前最近女儿的表现:在课堂忍不住哭泣、常说睡不着觉、闹着要转学…… 我猜测,这些可能不是学习压力的原因,而是女儿的心理出了问题。 我马上带着女儿去市级心理医院做了心理测试,结果显示:中度焦虑抑郁症。 那一刻,我和丈夫相对无言。 我们的女儿,从小都非常优秀,得过市级三好学生、全国语文竞赛奖。 我们一直满怀希望觉得她能考上重点大学,竟然如今才发现她得了抑郁症,不得不休学。 如此落差,任哪个家长都无法接受。 这到底是怎么了? 接下来的日子,我们夫妻俩开始焦虑痛苦,互相指责抱怨,然后带着女儿到处咨询看病。 一路走来,终于找到了女儿抑郁的原因——长期的打压式教育。 来源:全景视觉 被一直否定打压的孩子 生命力会越来越弱 育儿博主@二胎爸爸史蒂夫曾经分享:
这样的结果,孩子要么产生叛逆心,变成一个麻烦的制造者,要么将自己封闭起来,变得孤僻,不愿与外界接触。 小学时,女儿是班干部,人缘好,得过市级三好学生,是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。 即便这样,我们还是望女成凤,总会拿她和班里更优秀的孩子比,常在孩子面前说:“某某又得了市级奖,你还得向人家学习!” 女儿考试98分,我们第一时间不是肯定和赞美,而是询问班里还有多少99分和100分。 女儿读初中时参加市级文艺竞赛,得了二等奖,我们竟然说:“太可惜了,如果是一等奖,就是艺术特长生,中考上重点中学也会更容易一点。” 女儿中考最终因一分之差未能考上市级重点高中,我们一直耿耿于怀,总会责备她:“叫你补数学你就是不听,现在可好,为了这一分,爸妈要多花多少冤枉钱?” 其实一切早有端倪,小学时的女儿还挺优秀,但自从上初中后,她的成绩有点下滑,并且出现了一些状况。 女儿会因宿舍扣分问题和宿管阿姨吵架,晚上经常会失眠,还背着我们偷偷带手机去学校。 当时的我们,只将一切问题归因于“青春期”孩子的叛逆,并未往深处思考。 但是从高中开始,女儿状况百出:开学第一周军训时,哭着说不喜欢这所学校;一个多月后,她又闹着要转学。 半学期后的一天,班主任突然打来电话,说让我去学校接女儿回家。 原来女儿在老师课堂上莫名哭泣,任老师怎么劝说也无用,已经影响到别的同学正常上课。 女儿在学校的状态越来越差,后来不得不走读。 来源:全景视觉 高一的寒假,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,这时我这才意识到,孩子可能是心理上出现了问题。 当我求助心理咨询师,咨询师说道:“孩子不去上学,表面的原因好像是无法接受这所较差的高中,其实内在的原因是无法接受变差的自己。” 当时听了这话,我百思不得其解。 后来,朋友的一段话却点醒了我:“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你们对孩子期待值太高,总是否定和打压孩子,导致孩子接纳外界的能力越来越差。” 回想起女儿的成长过程,因为我们的否定和打压,让女儿渐渐失去了价值感,失去了学习的欲望和动力。 更糟糕的是,女儿从原生家庭习得了这种模式:当自己所读的高中不够优秀时,内心根本无法接受。 因为无法接受,女儿出现了一系列行为:上课哭泣、闹转学,后来干脆选择封闭自己,不去学校。 明白了这点后,我们才知道,过去否定打压的错误养育模式给孩子带去了多大的灾难。 我们的孩子,如同一棵才出土的小树苗,当它用尽全力在向上生长时,我们却不停地问“你怎么这么慢”“你的叶子怎么这么小”“你长得不如旁边的树好”。 在这种语言和生活环境里,日复一日,小树苗渐失去了向上生长的欲望和动力,生命力也变得越来越弱。 来源:全景视觉 你的每一句贬低 都是对孩子的诅咒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。 朋友和他的太太,有个儿子,儿子从小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麻烦和困扰。 读完高中后,儿子离家出走,已有3年不和父母联系。 朋友为此非常难过,他找到了一位心理咨询师,聊了差不多一下午,把心中对儿子的不满和苦楚统统倾泻出来。 几个小时后,咨询师看着朋友说道:“请原谅我接下来的话可能让你不舒服,但我必须说真话,您的儿子其实是被你逼走的。” 朋友听后非常诧异,他不满地对咨询师说道:“你说是我逼走我的孩子,这怎么可能?” 咨询师深叹了口气说道 :“刚才我听到你所说的话里,全都是儿子的不是,没有对孩子的一句肯定和认可。” 听罢咨询师的话,朋友深深地埋下了头:“是的,从他出生起,我从来都不曾说过他一句好话。” 接下来的日子,咨询师让朋友和太太做出改变:每天想到儿子,就联想儿子曾经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好处,一句话也好,一件事也行,并用本子记下来。这期间,不能说儿子不好,并且要发自内心祝福孩子。 夫妻俩照着咨询师的建议做了两个月后,直到有一天,朋友的电话响了,电话那头,正是他们日思夜想的儿子。 当朋友以接纳和肯定的态度面对儿子,父子俩在电话里,有了有史以来最愉快的一次对话,并且很快地与儿子见了面。 最终,在咨询师的帮助下,朋友不再对儿子否定和打压,当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后,儿子渐渐回归了家庭,后来考取重点大学,成了行业优秀人士。 我们的孩子,如果被持续否定和打压,就会产生心理阴影,长期保留着内心创伤。 《正面管教》的作者德雷克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,是一个没有受到肯定的孩子,受到肯定越多的孩子,行为和性格都会越来越好。” 弄明白女儿偏差行为的成因后,我们夫妻在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朋友的帮助下,分别写信给女儿,向她诚恳地道歉,信中详细叙述了她成长过程中那些带给我们快乐的点点滴滴,列出了她身上的许多优点。 我清晰地记得,在收到我们夫妻俩信的那天,女儿泪流满面。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,哭也是一种疗愈,也许在那一刻,女儿曾经所受的委屈也找到了出口吧。 接下来休学在家的日子,我们摒弃刚开始的担心焦虑,学会了接纳。与女儿漫长的人生相比,高考虽然重要,但缓缓也没关系。 平日我们会做些孩子爱吃的菜品,为她准备好水果和牛奶,鼓励她周末和同学玩,去舞蹈室练习跳舞等等。 女儿从刚开始的房门紧闭,到后来可以和我们坐在一起吃饭,最后愿意陪我们回老家一起过年,状态一天天地好起来。 一年后的一天,女儿和我提出:“妈妈,我想回学校读书了,我还要考大学”。 那一刻,我和老公高兴地相拥而泣。 还好,我们这对有文化没智慧的父母,知道悬崖勒马,没有因为自己无知的教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。 后来,通过不断学习家庭教育,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女儿成长路上我们所犯的错误。 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问题百出,请相信,一定是我们的教育方式错了。 因为无论是哪种教育方式,只有当孩子从父母这里感受到肯定、爱与尊重时,他的内心才会生发出底层的力量,才有勇气迎难而行。 来源:全景视觉 孩子越变越好,从父母懂得捧场开始 很多父母感叹,对一个孩子的教育,犹如一次次的闯关游戏。 穿越一个又一个关卡,每一关都是那么不容易。 而当我们成长为智慧型父母,就能托举孩子,成为孩子人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。 以下几点,是我踩过坑后的体会,希望对大家有用。 1.了解孩子的特质,学会正确期待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,都有自己的特性。 做父母的,首先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质。 一条鱼永远学不会飞,一只鸟永远也学不会游泳。 同样,我们的孩子,有的永远成不了歌唱家,有的永远成不了运动冠军。 父母只有清楚地知道孩子的特质后,才会放下许多不切实际的期待。 没有过多的期待,孩子才能轻松前行,用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。 2.让教育慢下来,慢有时就是快 孩子之所以被否定和打压,很多时候,是因为父母太着急,想快速拿到教育成果。 每个父母都听过“拔苗助长”的故事,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真正能做到。 看过太多的孩子,没有周末,没有节假日,周旋于兴趣班和题海中,不堪重负。 李玫瑾教授曾经建议:“不要给孩子报太多的兴趣班,有两个就行了,一动一静相结合。” 只有父母学会慢下来,孩子才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成长。 《荀子·王制》曾有言:“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四者不失时,故五谷不绝。” 养育孩子的过程,又何尝不是如此,唯有保持耐心和爱心,才能静等花开。 3.不拿孩子比较,允许孩子做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否定与打压,很多时候来源于外在的比较。
过去的我们,也总喜欢拿女儿与更优秀的人比较,总希望她更好。 因为这种错误的做法,导致我们的孩子找不到价值感,感受不到肯定认可,以致出现一系列偏差行为。 所以,建议家长这样和孩子说:
当我们经常和孩子灌输包容的理念,孩子也会越来越接纳别人和自己。 来源:全景视觉 女儿身上走过的弯路,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:作为父母,我们只有放弃否定和打压孩子,孩子内心才能生发出向上的力量。 每个孩子的成长,如同攀登生命的一级级台阶。 当我们的孩子落后或摔倒时,我们不必催促、不必比较,只需在一旁为他加油鼓劲,在他摔倒时替她擦干眼泪养好伤口,然后鼓励他再次前行。 请相信,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太阳,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引领他们如何发光。 作者:怡可兰心,左手用力生活,右手品尝人间烟火。 |
手机版|学习积分|职教培训学习平台 备案号:鲁ICP备18021794号
GMT+8, 2024-12-27 05:20 , Processed in 0.088623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